全行业要更加自觉肩负起新的职责使命,推进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驰而不息治理旅游诚信缺失问题,久久为功,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诚信中国建设。
据媒体报道,近期,电信诈骗、虚假广告、法院执行、“不合理低价游”等四大热点领域失信突出问题治理取得显著进展,5个被中央点名挂牌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点地区已摘牌,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件被曝光,“基本解决执行难”核心指标进一步趋好,“不合理低价游”等市场顽疾得到明显遏制。这背后,彰显的是国家推进诚信建设的坚定决心,体现的是国家治理诚信缺失问题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显著成效。
梳理近年来的一些新闻热点和社会焦点,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公众对失信的焦虑、对诚信的向往。正因如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诚信建设,从2014年开始,“信用体系建设”连续五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多部门先后签署多个领域的联合惩戒备忘录,打出系统治理的“组合拳”。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从多个方面对推进诚信建设和增强公信力作出战略部署和制度安排,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各行业、各领域的诚信建设迈向新征程。
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的旅游业,是展现人民美好生活指数的重要领域,是衡量社会诚信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构成诚信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旅游诚信建设始终在推进。但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合理低价游”等旅游失信现象仍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公众关注。这再次表明,在旅游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美好旅游需要日益增长的新形势下,旅游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为凸显。
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坚持市场监测与信用监管并重、推进旅游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文明旅游引导和理性消费宣传等多措并举,组织开展了两次“利剑行动”,与26个部门联合签署并实施了《关于对旅游领域严重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掀起新一轮旅游市场整治风暴,诚信经营的市场导向得到强化,全国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向好。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主要数据报告》显示,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和品质改善趋势愈发显现,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1.41亿人次,同比增长6.9%。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统一部署,全国上下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各地旅游部门因地制宜推出许多创新举措,其中北京市旅游行业信用监管平台的投入运行,标志着北京市旅游市场监管全面迈入信息化时代。今后,不论是游客、导游等行业相关人员,还是其他领域的失信被执行人,一旦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将被限制入住星级酒店、参团旅游等。
同时也要看到,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整治旅游市场乱象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不合理低价游”等市场顽疾的形成非一日之寒,既有旅游经营者受利益驱动诚信缺失、违规经营的原因,也有旅游者消费心理不成熟、消费行为不理智的因素,当然也有旅游监管执法不到位的问题。对此,要切实认清其复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开启诚信中国建设新征程,加强旅游诚信建设,全行业使命重大、责无旁贷。文化和旅游部“三定方案”明确了“指导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进行行业监管,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的主要职责。全行业要更加自觉肩负起新的职责使命,推进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驰而不息治理旅游诚信缺失问题,久久为功,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诚信中国建设。
推进旅游诚信建设,需要强化教育引导。广泛开展“抵制不合理低价游,明明白白去旅游”主题活动,重点选取一批存在虚假宣传、合同欺诈、恶性价格竞争、强制消费等不诚信经营行为的违法典型案例进行教育警示、正本清源,引导游客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理念,树立起“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
推进旅游诚信建设,需要强化集中治理。按照《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工作方案》和《关于对旅游领域严重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要求,持续推进“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治理和“黑导游”专项整治活动,发挥联合惩戒的震慑力和警示作用,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难行”。
推进旅游诚信建设,需要强化制度保障。靠制度尤其是法治维护社会信用,是各国通行做法,也是打基础、管长远的根本举措。当前,各级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应抓紧建立健全旅游领域信用记录制度、信用信息公示制度、诚信评价制度、诚信结果运用制度、社会监督制度等完善配套的制度体系,为旅游诚信建设保驾护航。
|